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复杂系统与非线性信号处理前沿讲座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21-12-22 [来源]: [浏览次数]:

复杂系统与非线性信号处理前沿讲座

为促进系统科学专题研究方向复杂系统与非线性信号处理的发展,特邀请西北工业大学航海学院董海涛博士、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付宇轩博士对随机共振理论在水中目标甚低频矢量探测、故障诊断和图像增强等方面的研究做学术报告。报告时间为20211224日下午1330-1730。腾讯会议号:941-984-789

 

报告一:时间20211224日下午1330-1530

题目

匹配随机共振检测理论及水中目标甚低频矢量探测

专家简介

董海涛,男,汉族,198910月生,博士。研究方向水下矢量声信息感知、统计信号检测与估计、非线性信号处理等。以第一作者在非线性领域CHAOS SOLITON FRACT、声学与振动领域J SOUND VIBTOP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SCI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累计30余项(授权11项)。被评为西北工业大学党建三个一工程先进个人、五四优秀青年团干部,获西北工业大学优秀研究生、一等奖学金(三年)、工信部重点实验室优秀论文奖(三年)、陕西省电子设计竞赛三等奖、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等,被学位分会推荐参评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攻博期间参与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任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GF创新特区项目、十三五装备预研项目等,并主要负责研制了一套2千米耐压的深海甚低频矢量潜标探测实验系统,在我国南海、东海、渤海等海域成功开展了多次海上试验,其中最大布深1825米(南海东沙海域)。

报告摘要

现代潜艇减振降噪技术快速发展使其较高频辐射噪声级大大降低,利用传播远、难抑制的目标甚低频段特征成为水下被动探测技术的发展方向。然而,甚低频段海洋环境噪声复杂,噪声级高且具有典型的非高斯脉冲特性,严重影响探测性能。针对复杂海洋环境下水中弱目标被动探测问题,提出了广义匹配随机共振检测理论概念,深入研究了匹配随机共振理论以及甚低频线谱检测、矢量定向方法,有效提升了复杂非高斯脉冲噪声下的水中目标低信噪比被动探测性能。

 

 

  

报告二:时间20211224日下午1530-1730

题目

基于随机共振理论的故障诊断和图像增强研究

专家简介

付宇轩,男,20166月在中国矿业大学获应用数学学士学位,同年9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导师为康艳梅教授,于20183月转为博士研究生,于202112月完成博士毕业答辩。主要研究方向为随机动力学,研究兴趣包括模型与数据联合驱动的信号处理,机械故障诊断、视觉感知和机器学习。目前在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 Chaos, Solitons and Fractals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9(含合作论文),于2021年获徐宗本应用数学论文二等奖。

报告摘要

在非线性系统中,适当类型和强度的噪声可以协助凸显弱信号,这种协作效应被称为随机共振。该现象已引发动力学和工程学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随机共振的动力学方法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还存在巨大鸿沟,如何将丰富的随机共振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值得我们深入地思考和探究。本次报告将以故障诊断和图像增强两个实际应用为例,阐述如何采用随机共振理论指导应用设计。

 

 

上一条:系统科学前沿讲座:复混沌系统及其应用 下一条:系统科学学科青年博士侯宝玉、亓庆源相继在权威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