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动态 >> 正文

张嗣瀛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9-12-23 [来源]: [浏览次数]:

 

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

 

   我国控制科学与系统科学领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嗣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0月4日10时42分在青岛逝世,享年95岁。

张嗣瀛院士1925年6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市,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48年8月投身于教育事业,在浙江省金华英士大学机械系担任助教工作,1949年调入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机械系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工程力学系系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50年11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9月至1959年7月在莫斯科大学数学力学系进修自动控制理论。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12月到青岛大学工作,任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所长,系统科学学科负责人。

张嗣瀛院士致力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系统性理论成果,解决过军事武器研制中重大工程控制问题,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部。他是国内最先倡导稳定性、微分对策、最优控制、复杂系统等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方向的先驱,并均有新发现和新结果,对推动我国控制理论的研究进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微分对策理论,他提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定量与定性微分对策两类基本问题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形成了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独立)。扩展研究主从对策理论,取得系统结果,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90年代提出并开辟全新研究方向,即复杂系统对称和相似性结构与控制规律的研究,对非线性系统及组合大系统的研究获得系统性的结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在国家靶场三千米远活动坦克正式打靶中十发九中,导弹已正式装备部队。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1990年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199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1999年,张嗣瀛院士来到青岛大学工作。一踏进青大的校园,他便对迎接他的校领导说:“我不是来养老的,我是来工作的,我要为青大干点事。”他的确不是来养老的。来校不到两个月,他就筹备成立了复杂性科学研究所并任所长。此后他着手主持申报“系统理论”硕士点及博士点,并获批准;他主持引进了一批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高层次人才,建立了一支完整的学术梯队;2004 年创办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学报并任主编。在他来校后短短五年的时间里,一个研究所、一份学术刊物、一个博士点、一支人才队伍、一个人才培养基地在青大诞生了——这就是被大家称颂的张嗣瀛院士的“五年五个一”。

张嗣瀛院士自创建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以来,历任所长、学科负责人等职务,研究所陆续获批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和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04年系统理论学科获批为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特聘教授设岗学科,并连续获评为山东省“十一五”、“十二五”重点学科。在2012年教育部组织学科评估中,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在全国排名第4位,2016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排名第5位。近年来,系统科学学科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展,成为山东省双一流建设学科。

张嗣瀛院士是推动国际、国内学术交流的带头人。1986年,他创办了《控制与决策》期刊并任主编,为国内控制科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园地;1989年,他又创办“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如今,《控制与决策》成为国内四个自动控制方面的学报之一。年会成为国内两个全国性年会之一,而且已成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学会一个子系统,每年都会吸引国内外一千余人参加。2004年,他创办了《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并担任主编,为国内复杂系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他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大百科全书《自动控制及系统工程卷》编委及控制理论分支主编,中国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以及《信息与控制》副主编,《自动化学报》等4个学报的编委。

张嗣瀛院士担任《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期刊主编期间对期刊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邀请了戴汝为院士、何毓琦院士、于景元教授以及Larry O. Hall、John H. Holland等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主编和编委。张嗣瀛院士亲自宣传、约稿,并始终亲自把关稿件质量,对稿件进行初审和终审,每一篇发表的论文都是张院士亲自终审签字,每一期刊物的目录都是张院士亲自编排,直到2018年底因病无法工作,一直孜孜不倦地认真工作了15年。在他的指导下,《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逐渐得到国内同行的认可和好评,吸引刊登了不少有影响力的科技论文,成为国内复杂系统领域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2008年获得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二等奖。陆续被《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等国内各大数据库收录。也曾经成为中文核心期刊,被EI数据库全文检索。

张嗣瀛院士是教书育人的典范,诲人不倦的大师。他殚精竭虑地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祖国的科学进步与发展的事业中。他十分关注对年轻人的培养,2013年,他获得了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50万元,将全部奖金捐给学校,设立研究生“张嗣瀛奖学金”,以鼓励和支持年轻学子的成长。他培育出的一批研究生中,有的挑起了国内某些科技领域的重任,有的成为科教界的中坚,不少人成为相关领域的带头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然奋斗在科研和教书育人的第一线。“孜孜弗倦,可登堂奥;涓涓不息,而成江河。”是他的治学和做人的态度,如今已铭刻在学生们的心中。

张嗣瀛院士常说:“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要不为利所动,不为权所倾,不为名所累,不为位所争。”在科学研究中,他精益求精、潜心钻研、锲而不舍,终成控制理论一代宗师;在教书育人中,他呕心沥血、为人师表、甘为人梯,堪称人民教师之楷模;在为人处世中,他为人正直、朴实谦和,博大宽容,深得同事和学生的敬仰与尊重。

张嗣瀛院士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他热爱并为之奋斗了一生的教学科研事业,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位好老师、好长者而感到无比痛心。我们要以他为楷模,学习他爱国报国的献身精神;学习他对党忠贞的赤诚之心;学习他诲人不倦的奉献精神;学习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

张嗣瀛院士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上一条:系统科学研究生名单(2004-2020) 下一条:陈关荣教授与李翔教授学术报告